超融合架构与传统it架构的区别

zhoading zhoading     2023-04-28     188

关键词:

选择超融合其实是选择一种对效率的提升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超融合类似于动车组车厢,每个车厢都将存储、网络、计算融合在一起以保证数据计算存储传输的高效一致性,在扩容、提升算力等方面只需增加节点、模块即可,这解决了业务发展、业务规模、IT维护与规模投资等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风险。

从超融合技术产生以来,从虚拟化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开始,逐步向相关上下游扩展,以实现真正的“超融合”。起初,各超融合厂商从各自的硬件设备出发,通过单一硬件设备的快速部署设施方向以实现超融合的目的,后来随着软件定义虚拟解决方案的成熟,为满足利旧等需求,超融合解决方案开始兼容各种硬件设备,以实现“动车化”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私有云、公有云、内网硬件等多种IT基础设施架构的并存需求。在软硬件初步一体化后,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下一融合方向将是原有系统框架下的软件层面的全面融合,至此,2017年9月,联想超融合提出了以应用智能感知为核心的超融合2.0。

通过国外的Nutanix、VMware(vSAN),国外最出名的是 Nutanix 和VMware, 国内主要是深信服, 锐捷、SmartX等。

用户采购超融合并不必须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虚拟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储(比如EMC)是一定需要替换的。

所以最重大的区别是存储架构不同,超融合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储,它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务器构建一个易扩展、高可靠的存储资源池,这是超融合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点。

具体而言超融合和传统IT架构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 物理融合及管理融合:超融合架构把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进行了融合,并且搭载在统一管理平台上进行维护;而传统架构则是全部分离的。

  2. 存储架构:超融合采用分布式存储,传统架构使用集中式存储。

  3. 网络:超融合使用万兆以太网,而传统架构多使用光纤交换机。

  4. 可靠性方面: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非常大,但其实这里的优势都是分布式存储本身应该具备的。

1) 数据冗余模式:超融合拥有跨节点2/3副本,而传统架构则是RAID5/6。

2) 冗余度:超融合最多可坏两个节点(3副本),三副本可以带来比双控更好的冗余度;而传统架构则是一个控制器。
3) 管理的粒度:各家实现不同,有的是基于资源池设置两副本或三副本,有的厂商,比如SmartX,是以卷为单位,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个资源池上分配不同副本策略的卷,用于不同安全级别的VM。

4) 热备:其实大部分分布式存储都没有了,而是利用已有空间进行恢复。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GlusterFS还是使用热备盘机制。

5) 数据恢复量:超融合仅恢复已写入数据,传统架构是全盘恢复。

6) 恢复速度:超融合是多节点读出、多节点写入,速度取决于节点数,每节点100MBps。传统架构是多硬盘读出、单硬盘写入SAS盘最高60MBps。

  1. 性能方面: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构优势非常明显,当然代价就是消耗计算资源,所以计算资源的消耗是检验超融合专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1) 性能节点:超融合是根据服务器节点数量多节点并发,传统架构是以双控为主;

2) 性能扩展与最大性能:超融合的性能可扩展最大百万级,这是分布式存储带来的,而传统架构是一般在十万级别不易扩展,高端且非常昂贵。比如EMC Unity 650F,8:28K混合随机读写性能最大27万IOPS,而对于类似Nutanix、SmartX等性能比较好的超融合产品,一个节点8:28K混合随机读写很容易达到3万以上IOPS,通过线性扩展,10个左右节点就可以达到EMC Unity 650F的最大性能。而10个节点只是非常小的用户规模。

3) 是否占用计算资源:超融合需要占用计算资源,传统架构则不需要。

4)数据路径:超融合是读本地化,有更高的IOPS和更低的延迟,写是通过存储网络,而传统架构的读写都要通过存储网络。所以,超融合数据本地化是超融合架构独有的,分离式的架构无法实现,当然代价就是计算资源的占用。

5) SSD缓存:SSD是超融合的必选,是传统架构的可选支持。但即使传统架构存储会使用,双控也无法充分发挥SSD的性能。

  1. 扩展性方面:超融合的架构是扩展能力强,扩容简单快速,系统复杂度不会随扩容增加而增加。

1) 扩展模式:超融合是可扩展的硬盘和节点,在同一存储下扩展,而传统架构是需要增加RAID扩展柜,从而形成新的存储池。

2) 容量和性能扩展:超融合皆可在线线性扩展,而传统架构则性能扩展能力有限。

3) 数据自动负载均衡:超融合可支持数据自动负载均衡,传统架构是不可以的。

  1. 部署运维方面:

1) 存储网配置:超融合的存储网配置很简单,而传统架构则需要划Zone等复杂操作。

2) 规划和划分RAID:超融合无需规划和划分RAID、RAID初始化,传统架构则至少花一天时间来进行RAID初始化。

3) 硬件:超融合使用X86标准硬件,简单易操作;传统架构则是需要专用设备,更加复杂。

4)部署、故障及扩容:超融合的部署时间仅需半天,扩容简单快速,硬盘和节点故障可自动恢复;而传统架构则要至少一周时间来进行部署,扩容复杂、手动均衡,还需要及时更换盘或控制器才能恢复硬盘和节点故障。

所以,综上所述,超融合是可靠性、性能、扩展性、部署运维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破解了传统IT架构的一些难题,还是值得推荐的。

 

 

云计算中的超融合架构是什么?

首先,选择超融合架构的原因,是传统存储解决不了现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问题。

据麦肯锡研究显示,全球的IT数据每年在以40%的速度增加中。数据正在逐步影响商业,企业通过数据的分析来做决策与管理。

完成快速的分析决策和管理,就需要借助强大的数据中心。下图为传统SAN存储:

技术图片图一、传统SAN存储

但是,光靠越来越快、核数越来越多的CPU是不够的,瓶颈在于传统存储的硬盘太慢了,CPU大部分计算能力都空闲或者说在等待存储数据传输过来。传统存储容量和性能不具备和“计算能力”匹配的可扩展性,不能满足企业进行数据访问的需求。

技术图片图二、传统SAN存储遭遇I/O瓶颈

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Google很早遇到这个问题。那么Google是如何做的呢?

作为一个给全世界互联网网民提供数据检索的企业,Google考虑过EMC、IBM,还有当年的SUN存储产品,但是都解决不了它的问题。无论是容量还是性能,这些公司的产品都无法满足Google的规模需求。于是Google只能自己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数据搜索的存储结构了。

Google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存储思维,利用服务器的本地硬盘和软件构建了一个容量和性能不断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并在其上构建了其搜索和分析的计算引擎:不用把数据从存储端取出来,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端,而是将计算直接分发到存储上运行,将“计算”作为传输单元进行传输,这样大量的存储数据都是本地访问,不需要再跨网络上传输了,自然访问很快。于是乎,自然而然地,“计算”和“存储”运行(“融合”)在了一个服务器上,这里我们也看到超融合架构的一个优势就是,本地访问数据,不必跨网络。

技术图片图三、超融合架构示意图

现代企业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他们开始面临当年Google遇到的问题,CIO要考虑怎么更高效的构建自己的计算和存储的基础架构,来满足应用的数据访问需求。

虚拟化为更容易的管理应用而生,它解决了CPU、内存资源闲置的问题。但随着虚拟化的大规模应用,虚拟机越来越多,虚拟机在传统存储上运行却越来越慢了。“慢”造成“体验差”,“体验差”成为了限制虚拟化应用的最大的瓶颈。这里面的最重要原因自然是,存储的I/O性能不够,大量的虚拟机和容器同时运行,I/O的混合,使得随机读写急剧增加,传统存储的结构无法承受大量的随机I/O.超融合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被带到了虚拟化和容器领域。同时,业内也存在不同的解决I/O问题的方法,我们先尝试分析下其他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一:在存储设备采用SSD做Cache,加速I/O.这在一定的规模下可能有效,但是存储设备的SSD Cache通常比例较小,不足5%的容量比的情况下,自然满足不了用户的热数据的缓存需求。另外,仍然无法随需扩展,所有的数据仍然要从集中的存储控制器流出,这个集中的“收费站”势必堵塞“高速公路”。

解决方法二: 使用服务器侧SSD做Cache,加速I/O.这种类似的解决方案,通常缺乏高可靠性软件的支撑,服务器端的Cache如果用做写Cache,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需要在多个服务器的Cache设备上,做副本来提供可靠性,可以说这是一个阉割版的超融合架构,将Cache放到服务器端,仍然使用传统存储,当Cache满,需要被写回传统存储的时候,仍然被传统存储的“控制器”限制整体性能。

我们看到,上面的两种方案都是受限于传统存储的结构,超融合存储则不一样,通过完全去掉传统存储,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来提供“不可限量”的性能和容量,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Cache进行加速,甚至全部使用闪存(全闪存产品)来构建都是自然而然,不被限制了。

因此,超融合架构不是为了让单台服务器的存储飞快,而是为了让每增加一台服务器,存储的性能就有线性的提升,这样的存储结构才不限制企业业务的运行,并保证业务的可靠性。

技术图片图四、超融合将存储池化,性能线性提升

正因为这种扩展性很好的共享存储,使得整个Google的业务得以顺畅地运转。SMARTX在做的就是这样的更好的、更稳定的基础服务。

另外,超融合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这要归功于硬件设备。CPU核数越来越多,服务器的内存容量越来越大,SSD设备和网络互联网设备越来越快,这意味着:a. 服务器的资源除了运行业务以外,仍然可以预留出来足够的CPU,内存资源来运行存储软件。将存储软件和业务运行到一块,既减少了设备量,减少了电力使用,本地读取也提高了I/O的存取效率。这在几年前是做不到的,因为CPU和内存太有限了。

b. 网络互联越来越快,无论是万兆,40Gb以太网,还是Infiniband(无限宽带技术),使得我们的软件能够将独立的存储设备进行互连,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形成共享的存储池,供上层应用使用。

c. 如果说SSD等硬件厂商让单个存储设备跑的更快,我们的软件的意义在于,让超大量的这些存储设备,一起工作,提供无止境的整体性能和容量。

 

 

超融合基础架构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甚至超超融合)在本地很容易实现:将计算、网络和存储都集成在一个设备内,并且通过它由供应商预先配置好且差不多到手就可以使用。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终极技术途径。HCI类似Google、Facebook后台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1] 
 
中文名
超融合基础架构
外文名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别    名
超融合架构
特    征
统一的管理平台

概述

编辑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种集成了虚拟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的信息基础架构。在这样的架构环境中,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但具备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2] 
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以硬件服务器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数据中心容量扩展性和数据的可用性。超融合架构以虚拟机为核心,提升集群的运算效能和存储空间,具有简单、高效、高性能、易部署等优势。成本的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它不需要单独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节省了大量的机柜空间,而且对电源的消耗较小。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统一的技术接口,而且不存在虚拟化环境的资源争抢问题,可以灵活调配资源,方便快捷。在超融合架构模式下,用户所使用的虚拟机和存储空间是利用软件构建的,这样就使得底层物理设备与用户之间保持隔离的状态,实现了硬件资源与虚拟化平台的完整融合。用户可以以堆叠的形式实现节点的添加,进而实现超融合架构丛集容量的扩展。 [2] 
超融合技术主要组件有三大组成部分: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四大主流路线有KVM、VMWARE、Hyper-V、Xen,存储虚拟化两大主流路线glustfs、ceph,网络虚拟化一般采用自研的方式,主要技术有VxLAN、SDN等。 [2] 

组成

编辑
超融合系统将存储和计算功能集成到一个单一节点(或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都提供计算和存储功能),超融合系统都具有以下通用核心组件: [3] 
(1)分布式存储系统:构建在虚拟化平台之上,在服务器虚拟化基础上,通过部署存储虚拟设备的方式,对本地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再经集群整合成资源池,为应用虚拟机提供存储服务。 [3] 
(2)高速网络:GE/10GE以太网交换机,或者Infiniband光纤交换机为分布式计算和存储集群提供可扩展和高可用性的网络通道。 [3] 
(3)统一管理平台:其管理程序除了提供硬盘或SSD硬件抽象层之外,还提供工作负载邻接、冗余、故障迁移、管理和容器化作用。 [3] 
因此,超融合架构可以基于X86服务器等低单价企业服务器为基础,对服务器的内置硬盘资源进行虚拟化,提供raid后的存储空间供服务器使用。服务器采用集群的方式部署在数据中心的多个机架内,通过机架间及机架内的高速二层交换网络提供极高的连接可靠性。整个超融合集群系统,以一个2UX86机架服务器提供40TB裸容量为例,一个100个服务器组成的集群可以提供4PB的存储容量,可满足90%以上企业的业务增长需求。通过批量采购的商用服务器可使基于超融合架构建设的数据中心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3] 

特点

编辑
超融合基础架构继承了融合式架构的一些特性,同样都是使用通用硬件服务器为基础,将多台服务器组成含有跨节点统一储存池的群集,来获得整个虚拟化环境需要的效能、容量扩展性与数据可用性,可透过增加群集中的节点数量,来扩充整个群集的运算效能与储存空间,并透过群集各节点间的彼此数据复制与备份,提供服务高可用性与数据保护能力。而为能灵活地调配资源,超融合架构也采用了以虚拟机(VM)为核心,软件定义方式来规画与运用底层硬件资源,然后向终端用户交付需要的资源。 [4] 
1、运算单元与储存单元的融合
传统的存储区域网络架构使用的运算和储存单元是分离的。传统的服务器外接SAN交换机、储存设备等,超融合架构则将运算和储存单元合二为一。这样每个服务器节点单元同时可提供运算资源和储存空间,每一台超融合架构的服务器节点就相当于传统服务器外接SAN交换机和储存设备,即使用服务器节点的磁盘驱动器来提供需要的储存空间。 [4] 
2、实际的硬件资源与虚拟化平台的完整融合
超融合架构是通过虚拟化平台软件来合理硬件资源的,运算资源和储存资源都是通过虚拟机来合理调配使用,是一种以虚拟机为核心的虚拟化应用。另外,超融合架构的运算资源和储存资源都是软件定义化的,硬件部份只是一台普通的通用硬件服务器,用户使用的虚拟机与储存空间完全依靠Hypervisor等软件所构建,隔绝了用户与底层的物理设备。 [4] 
3、更易于管理的超融合架构
在融合式架构中,由于运算与储存资源是由各自独立的服务器与储存设备来提供,操作管理也是独立的,管理者必须分别透过不同的管理工具来管理这两种设备。管理者须在储存设备上从LUN、连接映像等这些设定着手,然后再将设定好的储存装置挂载到服务器主机上,通过Hypervisor提供给VM使用。超融合架构,运算与储存二合一,只需单一的平台就可同时管理运算和储存资源的设定。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来设定运算与储存资源的服务等级,实际资源的分配可由管理平台自动完成,管理变得轻松而简单。 [4] 
4、纵向构建和横向扩展
超融合架构由于把运算与储存融合在一台设备,每台超融合设备都含有独立、完整的运算、储存硬件资源,所以每台设备也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基础单元。通过丛集架构,用户可以以一台超融合设备为单元,以堆叠的方式将更多的节点加入到丛集中,来扩展整个超融合架构丛集的容量。 [4] 

超融合技术

编辑

概念

超融合技术,又称“超融合架构技术”,是指在单个一体化基础架构中同时具备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的架构。超融合架构打破了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的孤立界线,将CPU、内存、存储、网络、虚拟化技术整合在一台设备上,每一台设备作为一个单元节点,多节点通过网络聚合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5] 
超融合架构以通用x86服务器为基础,通过集成计算、存储、网络及虚拟化技术,汇聚单台服务器的存储形成跨多个节点统一存储池的集群,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扩展性。通过增加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即可扩展整个集群的计算性能和存储容量,并通过集群各节点间彼此的数据复制与备份,提供服务高可用性与数据保护能力。 [5] 

特点

1、融合
传统架构下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是分离的,服务器通过SAN交换机与存储设备连接获取存储空间。超融合技术改变了传统服务器、存储、网络相互孤立的基础架构,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统一融合,每一台超融合节点单元可同时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超融合架构采用软件定义的体系结构,不再依赖于硬件,计算、存储、网络完全虚拟化并由软件控制。服务器和存储得到了统一的部署和管理,并为整个虚拟化体系提供了简单、通用的管理和自动化平台。 [5] 
2、敏捷
超融合技术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融合,实现设备快速交付、架构弹性伸缩、业务敏捷部署和系统精简运维。超融合一体机在出厂时已根据需求完成硬件的集成和软件的安装,设备上架开机即可交付使用,极大简化了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度。超融合技术基于虚拟化和软件定义,构建扁平化、随需而变、弹性可扩展的敏捷架构,所有资源均可按需部署、灵活调度和动态扩展。传统架构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由不同的设备提供,管理者必须分别通过不同的管理工具管理多种设备,超融合架构下只需通过单一的平台即可同时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降低运维难度,实现精简运维。 [5] 
3、安全
超融合技术实现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融合,原来分散在不同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全部集中在超融合节点本地磁盘上,系统及数据的安全风险随即凸显。超融合架构采用集群管理方式,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在其他节点设备上重启,避免物理环境的单点故障。数据多副本机制实现数据分散存放,不同数据副本放在不同的超融合节点上,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依靠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副本继续对外提供服务,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5] 
4、开放
超融合架构采用软硬件解耦架构,在服务器层面,超融合架构能够在任何x86服务器上运行,与物理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无关,无需修改上层系统和应用即可运行;在存储层面,超融合架构支持与各种类型的外置存储进行对接,将数据存储到外置存储或使用外置存储作为备份介质;在网络层面,超融合架构无需依赖任何支持特定协议的网络设备,支持与现有网络设备组网连接。超融合架构能够为上层应用屏蔽底层复杂和异构的基础架构,对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进行兼容性适配和性能优化集成。 [5] 

关键技术

编辑
1、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中的核心组件,基于裸金属架构的虚拟化程序直接运行在服务器上,实现对
技术图片超融合基础架构
服务器物理资源的抽象,将CPU、内存、硬盘等服务器物理资源转化为一组可统一管理、调度和分配的逻辑资源,并基于这些逻辑资源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构建多个同时运行、相互隔离的虚拟机执行环境,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系统管理的复杂度,加快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提供高可靠、高可用的应用服务。 [5] 
2、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是将集群各节点服务器上独立的硬盘存储空间进行组织聚合,构成一个共享的存储资源池,所有的存储资源在这个存储池中统一管理,实现存储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分配,构建高效灵活的存储架构与管理平台,提供高可靠、高性能存储。存储虚拟化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融合了分布式缓存、SSD读写缓存加速、多副本机制等多种存储技术,在功能上与独立共享存储完全一致。存储虚拟化通过SSD缓存,可以大幅提升服务器硬盘的I/O性能,实现高性能存储和业务高效可靠运行。存储虚拟化采用多副本机制,一份数据同时存储在多个不同的物理服务器硬盘上,提升数据可靠性,保障关键业务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由于存储和计算完全融合在一台服务器上,省却了外置磁盘阵列的控制器、光纤交换机等设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5] 
3、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通过实现网络中所需的各类网络连接服务(包括路由、交换、安全、负载均衡等)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提供了全新的网络连接运维模式,解决了传统硬件网络的众多管理和运维难题,可满足业务应用对网络快速、灵活自动化部署的需求。 [5] 

优势

编辑
1、极简的架构
超融合架构直接将存储分散部署到每台PC服务器上,在服务器上部署了快速的闪存盘和大容量传统机械磁盘,来应对系统高IO需求和大容量存储的需要。因此,超融合架构能实现高速访问本地数据,无需跨网络访问。超融合架构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它的扩展方式变为横向增加节点即可。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模块,用来搭建数据中心无疑是非常方便的,这不仅大大方便客户的搭建管理,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同时让部署和运维都更简单。 [6] 
(1)让系统更灵活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需要IT系统能够快速的跟上业务需求。超融合让系统的扩展更灵活。客户只需要根据需求购买相同的配置,就可以快速的实现IT系统的扩展。 [6] 
(2)部署更简单
超融合在于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的融合,由于采用开箱即用的部署方式,大大简化规划、连接、配置等复杂的管理操作。像乐高积木一样,只需要相同的模块,根据客户的需求,就可以搭建出各种各样的模型。乐高积木就相当于超融合,而搭建出来的模型就是数据中心。交付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十几天缩短到一两天,大大缩短交付的时间。 [6] 
(3)运维更简单
与传统架构相比,超融合架构管理更为简单,传统架构下,虚拟化、服务器、存储、网络四层需要分别进行管理配置,非常的复杂和繁琐,超融合将这些功能集成到一个用户界面上,用户可以在一个运维界面上,实现计算和存储的资源池化、CPU/内存/存储等资源的动态分配、虚拟机的创建和启动,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总的来说就是,超融合架构具备了统一的系统管理、监控、维护等特点。 [6] 
2、高可靠性
通过全部功能组件的全部软件定义,企业级云实现了硬件无关的分布式架构,可以做到硬件故障不影响业务。平台内嵌的CDP功能,当管理员误删除数据库或业务系统遭遇勒索病毒时,可将数据一键恢复到过去3天内的任意1秒。DRX/DRS智能调度技术,保障业务不因资源不足而导致不可用。 [6] 
3、高性能
企业级云通过分布式存储分层技术、逻辑条带化技术,以及通过优化NUMA和大页内存技术等,充分满足互联网业务、实时交易系统、BI分析等业务,以及OracleRAC、MySQL等数据库集群和ERP、MES、HIS等关键应用对性能的高需求。 [6] 
4、高安全性
企业级云能够为用户提供平台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边界安全+云端安全的4+1立体式安全防护体系,由内而外构建数据中心坚固的安全防护堡垒。当用户有安全合规需求时,通过安全中心提供完整的安全规划建议、安全建设模板,真正做到安全可视,帮助用户快速构建自己的云安全体系。 [6] 
5、高性价比
采用超融合架构,用户的整体拥有成本(TCO)将明显降低;利用超融合设备,不但可以快速搭建出一个数据中心,更重要的是,利用超融合这种方式,能够让客户在搭建过程更方便,客户不需要再对基础设施进行调研,只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同时了解到超融合设备,这样就能够快速的实现搭建。在应用方面无疑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成本。 [6] 

融合与超融

编辑
超融合基础架构的迅速发展使得管理员可以在更多的虚拟化存储解决方案当中进行选择。
尽管市场上已经拥有多种软件定义存储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但是存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虚拟机体积不会减小,数量也不会降低。对于已经拥有超融合基础架构的企业来说,部署和管理专用超融合基础架构和网络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经验。尽管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在硬件和人员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但是可靠性和性能表现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也能够提供很多相关功能,比如数据镜像、去重复化、加密和灾难恢复等。
融合和超融合基础架构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存储方面的困惑:如何为现有虚拟化环境选择理想的存储解决方案,并且保证其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做出正确的决定,管理员需要理解融合和超融合基础架构之间的区别,以及传统存储硬件将继续扮演怎样的角色。
超融合基础架构将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作为基本组成元素,根据系统需求进行选择和预定义。这种方式基于现有的硬件模块,因此能够实现快速扩展,并且如果不同模块之间相互兼容,那么扩展过程将会非常简单。超融合基础架构这种预配置产品前期会产生大量开销,因为企业不仅需要支付技术费用,还需要请厂商完成完成相关集成工作。随着时间延长,超融合基础架构总拥有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用户在更改和升级基础组件方面拥有部分灵活性,但仅限于超融合基础架构厂商允许的范围之内。在超融合基础架构当中,存储控制器仍然是硬件设备,并且由“传统”存储区域网络(SAN)或者网络附加存储(NAS)解决方案所控制。这种方式更加类似于将传统的数据中心组件封装在一个专用容器当中。
“超级”融合基础架构意味着既利用融合基础架构的现有优势,又增加了额外的软件层,将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封装在单个容器当中,而不是以基础组件的形式提供。借助于Nutanix或者EVO:RAIL等相关产品,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在存储硬件当中不再使用存储控制器,将这项功能加入到hypervisor层的软件服务当中。将存储控制器转换为软件服务可以在功能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这种“分散式”超融合基础架构能够降低专用超融合基础架构和网络的复杂性。在降低本地存储开销的同时,提供许多高级特性,比如复制和去重复化。 由于能够解决企业当中的许多存储问题,融合和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已经获得了大量关注。如果超融合基础架构尝试在存储平台当中使用标准服务器,那么会在硬件耐用性和性能方面遇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在超融合基础架构当中应用软件定义存储特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超融合基础架构主要用途就是处理虚拟环境当中的负载。

三种云的区别: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如今,几乎每个企业计划或正在使用云计算,但不是每个企业都使用相同类型的云模式。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云模式,其中包括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为了帮助确定哪种云模式最适合企业的需求,以下探讨这三种模式如何进行比较和对比。

技术图片

一、公有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用户能够使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这种云有许多实例,可在当今整个开放的公有网络中提供服务。公有云的最大意义是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给最终用户,创造新的业务价值,公有云作为一个支撑平台,还能够整合上游的服务(如增值业务,广告)提供者和下游最终用户,打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它使客户能够访问和共享基本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硬件、存储和带宽等资源。

 

优点:除了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外,客户只需为他们使用的资源支付电用。此外,由于组织可以访问服务提供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因此他们无需担心自己安装和维护的问题。

缺点:与安全有关。公共云通常不能满足许多安全法规遵从性要求,因为不同的服务器驻留在多个国家,并具有各种安全法规。而且,网络问题可能发生在在线流量峰值期间。虽然公共云模型通过提供按需付费的定价方式通常具有成本效益,但在移动大量数据时,其费用会迅速增加。

 

技术图片

二、私有云

 

私有云(Private Clouds)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该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极大的保障了安全问题,目前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私有云。

 

优点: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单个公司是唯一可以访问它的指定实体。这也使组织更容易定制其资源以满足特定的IT要求。

缺点:安装成本很高。此外,企业仅限于合同中规定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私有云的高度安全性可能会使得从远程位置访问也变得很困难。

 

三、混合云

 

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服务方式的结合。由于安全和控制原因,并非所有的企业信息都能放置在公有云上,这样大部分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将会使用混合云模式。很多将选择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有一些也会同时建立公众云。因为公有云只会向用户使用的资源收费,所以集中云将会变成处理需求高峰的一个非常便宜的方式。比如对一些零售商来说,他们的操作需求会随着假日的到来而剧增,或者是有些业务会有季节性的上扬。同时混合云也为其他目的的弹性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比如,灾难恢复。这意味着私有云把公有云作为灾难转移的平台,并在需要的时候去使用它。这是一个极具成本效应的理念。另一个好的理念是,使用公有云作为一个选择性的平台,同时选择其他的公有云作为灾难转移平台。

 

优点:允许用户利用公共云和私有云的优势。还为应用程序在多云环境中的移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此外,混合云模式具有成本效益,因为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使用成本更昂贵的云计算资源。

缺点:因为设置更加复杂而难以维护和保护。此外,由于混合云是不同的云平台、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组合,因此整合可能是一项挑战。在开发混合云时,基础设施之间也会出现主要的兼容性问题。

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有什么区别?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分布式存储于集中式存储,以及相应的硬件/管理上,由此带来的无论是性能,还是扩展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运维的简化,运营的成本都会有较大的差... 查看详情

什么是超融合?与传统架构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超融合其实指代的是超融合基础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 查看详情

超融合产品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可以说,超融合是技术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并适应市场而出现的产品;相比传统服务器架构,它的优势非常明显。超融合基础架构避免了基础设施孤岛,同时简化数据处理逻辑,通过多副本存储达到数据双活效果,具备了内置... 查看详情

超融合详细对比:市面各主流超融合产品及厂商优劣势解密

随着超融合在国内市场兴起并逐步成为主流,一场针对于IT基础架构的技术变革悄然而至。沿用二十多年的传统IT架构面临着新一代架构的严重冲击。近几年来,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超融合厂商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企业... 查看详情

为什么超融合正在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

...性成为了主要挑战,因此催生出了一种创新的架构——超融合。近年来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替换传统架构已势不可挡,超融合正在成为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核心。什么是超融合?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简... 查看详情

什么叫超融合基础架构?

什么是超融合?“超融合”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将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 查看详情

ovirt+ssan超融合架构

1.oVirt+SSAN超融合概述虚拟化技术在不断发展中日趋成熟,随之而来各种云技术方兴未艾,对存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网络存储不仅因为性能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虚拟化需求,而且是虚拟化环境中成本和管理复杂性的源头... 查看详情

cio访谈实录丨碧生源超融合架构探索之路

...户访谈:制造业/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VDI)“超融合”的概念在近几年风头正盛,不仅各路玩家扎堆推出相关解决方案,用户们也纷纷将更多目光投向这一能让IT基础架构简化增效的“新式武器”。不过,任何新技术被广... 查看详情

cio访谈实录丨碧生源超融合架构探索之路

...户访谈:制造业/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VDI)“超融合”的概念在近几年风头正盛,不仅各路玩家扎堆推出相关解决方案,用户们也纷纷将更多目光投向这一能让IT基础架构简化增效的“新式武器”。不过,任何新技术被广... 查看详情

为什么要选择超融合?

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包括Object/Block/File存储),比如NDFS/VSAN/ScaleIO/SSAN。因此基于这个“超”,数据库一体机和大数据一体机都不能划为... 查看详情

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

参考技术A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有:概念上的不同、耦合度、复杂度不同、扩展性不同、经济性不同。1、概念上的不同虚拟化通常是指通过软件技术创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虚拟表现形式。这使得IT组织能够在单... 查看详情

超融合架构与虚拟化系统的关系

如果说高性能的物理服务器成就了虚拟化,那么虚拟化、高性能物理服务器和高速网络则成就了今天的超融合。650)this.width=650;"height="299"title="cd20b76cb51984baa96bbfbf2889afcf"style="border-top:0px;border-right:0px;background-image:none;border-bottom:0px; 查看详情

超融合与云计算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近年来,超融合技术在私有云中越来越流行。更多的客户希望了解超融合技术和云计算之间不同之处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超融合?什么是云计算?接下来,云容科技来分享给你一些实用的和可以理解的东西。一... 查看详情

smartx与rancherlabs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用于容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平台

RancherLabs宣布与国内领先的超融合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SmartX达成战略合作,RancherLabs将加入“SmartX生态合作伙伴计划/SmartXEcosystemPartnershipProgram(SEPP)”,与SmartX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用于容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平台。SmartX拥有自... 查看详情

java中微服务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

Java中微服务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在聊微服务之前,先来看看传统架构的优缺点。传统的MVC架构,所有的子系统都集成在一个很繁杂的JVM进程中。优点:这种单体架构的优点在于方便管理,所有代码在同一项目中,但是当需求... 查看详情

java中微服务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

Java中微服务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在聊微服务之前,先来看看传统架构的优缺点。传统的MVC架构,所有的子系统都集成在一个很繁杂的JVM进程中。优点:这种单体架构的优点在于方便管理,所有代码在同一项目中,但是当需求... 查看详情

超融合架构真的完美吗?

最早大概是由NUTANIX知道“超融合”概念,原本以为这又是厂商的噱头和炒作,谁知不然,超融合这两年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被公认为超融合元年,在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推动下,超融合架构正在引领一场巨大的变革,成为软件定... 查看详情

techtarget:超融合云基础概念解析

在《超融合正在成为构建私有云“基石”的主流方案,但其中关系你是否了解?》一文中,我们曾探讨了如何基于商用超融合产品进行私有云IaaS层云化改造,以及其融合部署、弹性的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模式带来的独特优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