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剑桥中国经济史:古代到19世纪》:经济学视角看中国古代史

zuoqs zuoqs     2023-02-18     264

关键词:

剑桥中国经济史:古代到19世纪 万志英教授对自青铜时代至20世纪初这3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各种制度的基础、延续以及中断进行了详尽而通俗的研究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作者是海外汉学家。全书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国古代史,有不少独到的视角与细节。比如说对古代史的分期,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本书的分期都不同,唐朝以安史之乱为节点被拦腰分成两节归入前后两个时期,前半部分划入从北魏成熟期开始的中国再统一时期,后半部分到北宋灭亡属于第一次经济转型期。

书中涉及到大量历史书上不太提及的经济学问题,比如人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实际的土地所有情况,国家主要收入等,此外仅仅是看历史事件也有不少新鲜的事实与视角。

作者是严肃的学者,书中涉及到他人的观点,都给出了信息来源,不同学者之间的不同看法,哪怕是跟作者的看法不同,也做了引用与说明。

引言中,作者说明两个重要观点点:

1:本研究反对任何关于历史或经济发展的线性的和分期的观点;

2:本研究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认为市场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推动力这一观点。现代经济的增长并非主要源于市场的扩张,而是源于新知识和新技术所孕育的创新。

书中译者纠正了一些作者在读音、人物关系等方面的小错误。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第一,本研究反对任何关于历史或经济发展的线性的和分期的观点。第二,本研究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认为市场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推动力这一观点。现代经济的增长并非主要源于市场的扩张,而是源于新知识和新技术所孕育的创新8(前现代的经济增长同样如此)。经济史学家对市场过分关注而忽略了其他制度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一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忽略了国家的作用。P6

2:在我看来,“世袭家长制国家”是对周朝的最佳定位。P11

3:周王的政治权力之所以无法延伸到诸侯,不单是因为其军事力量在减弱,也是因为其经济基础在逐步衰减。对王室官员赐予土地和人口使得王室的收入减少。到公元前10世纪晚期,周王已经不再向有功之臣授予整片的领土,而是把分散的小块农田和其上的耕作者送给他们。P16

技术分享图片

?

4:李悝还提倡对粮食价格进行非间接控制,即当粮食丰收价格下跌时,政府应当收购粮食以增进农民收入,而当粮食价格高企时,政府则应当卖出储备,保护城市中的消费者。这种以国家干预来平衡粮食价格震荡的做法,后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特征。P48

5:举例而言,考虑到大量出土的秦朝法律及行政法规和《周礼》的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周礼》这部已然成为儒家经典的作品,实际上反映的是秦帝国的政府组织原则和形式。P76

6:人口登记是专制国家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专制国家人口登记的基本精神,可以用“编户齐民”四个字来概括。正是利用民事登记这种至关重要的机制,国家消灭了贵族的特殊地位与特权,将全部自由人口划为了具有平等地位的君王之臣民。P76

7:正因如此,武帝统治下的汉朝可以被归为重商主义财政国家。不过,这种重商主义与早期现代欧洲国家的重商主义截然不同。在欧洲,各国动用国家权力支持和保护国内商人阶级的特权,然而在中国,重商主义者却排挤私人商业,他们招揽商人进入政府管理国营机构,企图以此方式将私人商业取而代之。P99

8:公元30年,东汉(25-220年)第一位皇帝刘秀宣布取消兵役,而这成为了秦汉帝国秩序走向瓦解的一个关键标志。为国家服役原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但如今遭到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民众成了崛起豪强地主的附庸。P115

9:曹操将大片被废弃的土地分配给士兵和平民耕种,而这实际上等于把这些人变成了割据军阀的佃户。这种“屯田”为曹操巩固对北方的统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支持。不过,在魏建立之后,曹操的继承者循例将屯田以及相关的农业人口分封文武官员,这实际上是将这些资源私有化了。P135

10:很多江南地区都是低洼的沼泽,然而却是水稻的理想生长地。跟随晋朝南迁至此的贵族,旋即就将大片的荒野据为己有。传统上被视为公共资源的未开垦土地,如今却被地主圈为私有,不免引得怨声载道。P138

11:然而,隋唐帝国在鼎盛时期的国力与财力,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半岛诸国,甚至连吐蕃都曾短暂地模仿隋唐帝国的体制,并且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中国的书写语言、政治制度和法律、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等。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东亚逐渐演变为一个拥有共同文明的独立国家共同体,并且一直延续至今。P151

12:唐朝的财政严重依赖实物直接税,在如何对工商业征税方面一直毫无建树。因为无力发行足够数量的铜币,政府不得不构建一个庞大而成本高昂的交通网络,用于征收和运输粮食、布匹等实物收入。结果到了8世纪中期,安禄山叛乱给予了北魏的制度遗产毁灭性的打击,唐朝的统治者不得不构建一个全新的财政治理范式。P151

13:均田制是北魏为遏制私客,恢复对民众掌控所采取的广泛举措之一。在完善均田制政策的过程中,北魏对民众做出了严格的法律区隔,其中,一部分被称作“良人”(字面意思是好人),另一部分则被称作“贱人”,而贱人主要限定为奴婢和罪犯(以及被迫为国家效力的罪犯家属)。P154

技术分享图片

?

14:尽管大部分粮食收入(租)都被地方长官截留用于行政开支,但唐朝并没有为地方设立常规预算。很多来自地方的收入都直接转移到了43个负责部队后勤的区域军事总部(都督府)。此类收入转移或许是财政体系最为繁重的负担。每年有800万人需要服劳役,其中大约一半是为了协助粮食、布匹等实物税收的运输。P165

15:750-1250年的这一段时间,被后来的学者公认为“唐宋变革时期”,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华帝国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经济取代了中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心。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农业生产力、技术、工业增长、交通、金融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转变。P183

技术分享图片

?

16:伴随均田制的终结,土地私有制成为整个中国的常态。即使是宋朝重新统一中国,这一基本的经济事实也未被动摇。宋朝政府通常会出售自己所持有的土地(这些土地常是因为无人继承而被收归国有),到了1082年,国有土地仅占全部登记土地的1.4%。P189

17:但近年来学界普遍反对将唐朝的庄园和【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制混为一谈,相反,他们认为,在唐朝的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区域间,无论是土地所有权性质还是土地的使用权关系,都存在巨大差异。唐朝的庄园通常并非连续的大片田地,而是由分散各处的小块田地组成。在多数情况下,庄园都是由佃农或者雇工负责经营,P189

18:【五代十国时】中国南方的多政权体系催生了一种经济发展的地方模式,而这种区域政权的架构也在宋朝的行政体系中得以保留,并且构成了后来明清时代的省级单位形态。P195

技术分享图片

?

19:此外,盐引除了兑换盐之外,还可以兑换钱币,因此变成了一种可流通的汇票。盐引作为金融工具使用,极大地增加了它的吸引力,也在开封催生出一个专门从事盐引交易的二级市场。到12世纪初,实际上整个盐业贸易都落入了获得专营许可的私商手中。政府从盐业专营中获得的收入大增,军事采购体系也因此更为稳固。P199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

20:此时的宋朝,劳役快速货币化,大量货币被投放到经济之中,而王安石变法的首要举措,就是推出影响深远的财政政策改革,以释放生产力,使之适应这种经济新形势。新法顺应了财政体系货币化的潮流,又与安史之乱后国家对经济干预不断增强的趋势相一致。但在此之外,恢复汉武帝时期财政重商主义原则,也是王安石变法的目标所在。P202

21:招募财政与管理专家,给予不受监管约束的长任期,允许其大胆实验,王安石的这种“官僚式创业”,最集中表现在他对私人商业及金融的直接干预举措上。P203

22:与金朝的新战争以及1205-1208年间的四川内战使得中央政府彻底破产,而为了维系政权,后者不得不采取自寻死路的财政与货币政策。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的边疆局势再度紧张。1257年,蒙古入侵南宋的大幕正式拉开,宋朝统治者不得不再次尝试激进改革,然而没收长江三角洲地主土地这样注定失败的政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P220

23:贾似道的行为尽管在财政上取得了成功,但却没有挽救王朝的政治命运。1275年,在蒙古人攻破杭州前夜,贾似道被罢免,没收的土地也被返还至原主手中。公田法让贾似道成为儒家历史学者永恒的嘲讽对象,不过总的说来,在法律及社会实践中突出私人产权保护的帝国晚期,贾似道不同寻常的举动确实值得注意。P237

24:1263年,忽必烈政府允许以纸币缴纳包银税。除了用于南方部分地区的小型贸易,铜钱基本上不再流通。阿合马当政时期大幅增发纸币,导致了严重的贬值和巨大的赤字。桑哥上台后,通过减少流通纸币数量、限制货币增发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金融稳定。P241

25:洪武帝决心根除蒙古习俗的有害影响,恢复儒家经典所提倡的农业社会制度与价值主张。这样做不仅否定了蒙古的遗产,也同样否定了唐宋变革期间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因此在明朝初年,中国的经济生产与生活进入了一段明显的断裂时期,这种情况在江南地区尤甚。P242

26:明朝早期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高层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底层的村官则承担了众多民间治理职能。朱元璋的政权又回到了早期帝国的军事重农主义状态,即便从制度上说并非严谨准确,但从精神上说的确完全如此。P243

27:供需失衡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在1617年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政府将盐的特许经营权独家且永久授予了扬州商人财团。后来,扬州的盐商成了整个帝国最为富有的群体,然而国家却只从中获得了微薄之利。在1578年(到目前为止我们仅拥有这一年的完整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盐业收入仅有土地税收入的十分之一。P245

28:货币经济的扩张,农村产业的发展,市场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展,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束缚的消失,私人部门克服国家管制后的崛起,共同使得中国在大约1550年前后出现了某些学者所称的“第二次经济革命”(第一次经济革命是唐宋变革)。P258

29:宋元明时期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之一,就是宗族共财体的创建。最初的宗族共财体并非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而是礼仪制度和群体团结。每支父系(家)仍然是单独的经济财政单位。礼仪制度和法律变迁强化了父系继承和宗族间的联系,新儒学的亲属规范也借此制度化。P261

30:宗族或个人群体对林地共同持股的私人信托也在15世纪出现。地主和佃农都通过购买或种植不同位置的地块来降低风险。佃户通常会从多个地主手中租赁土地,对租约有着相当大的主导权。到16世纪时,佃户经常将种植权股份化并出售或者转租给他人。261

31:然而,商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巩固明朝的统治。尽管明朝以白银取代了众多实物税,但税率却仍然是明朝建立之初规定的水平。明朝政府没能从商业和农业的扩张中获得增收,因此陷入了长期资金不足的窘境。P266

32:然而,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看,国际贸易中断导致白银稀缺,继而引发中国经济萧条的假设都站不住脚。直到164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白银进口仍十分活跃。粮食价格在1630年代飙升,但土地价格、丝棉纺织品的价格以及出口都保持着稳定。P268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

33: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彭慕兰为其严谨立论的观点提供了大量新证据,证实直到1800年之后,欧洲经济最发达地区同亚洲之间才产生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上的“大分流”。P303

34:与18世纪的欧洲相比,当时的中国经济是非常自由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皆存在竞争。清朝政府积极鼓励私人商业扩张:实际上,除了盐和铜之外,其他所有商品市场都由自由贸易所主导。政府对国内贸易征税极轻,对外国进口商品也免收关税。城市行会的权力受到限制。农村产业则完全独立于行会的规制。P303

35:尽管人口增长带给环境和生产资源的压力越来越严峻,但证据显示中国并未到达马尔萨斯人口危机的临界点。的确,死亡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会周期性出现。1813一1814年,严重的干旱导致河北粮价翻番,在政府无力实施救济的情况下,这场危机最终引发了大量人口死亡。在1820年代,河北又出现了数次严重的粮荒。P315

36:在1790年代,白莲教乱加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海外贸易收缩,令白银和铜钱的供给出现急速下跌,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价也在18世纪的长期稳定增长之后出现了突然下滑。P320

37: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接下来的20年中,中国对鸦片的进口大增,但中国茶叶出口的增长却更让人出乎意外,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制造品却无法打开中国市场。不满的英国商人怂恿他们的政府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从清朝政府手中强取了更多的商业优惠权,P324

技术分享图片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

2018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

本号81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技术分享图片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中国增长之谜》:作者认为重视储蓄和重视教育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经济增长的原因。能解释近60年来的东亚经济腾飞,不能解释近200年来的工业革命史。3星

 作者认为重视储蓄和重视教育是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原因。跟《伟大的中国革命》参照来看,作者的理论能解释近60年来东亚经济,但是视野放宽到200年以来的世界工业革命史,说服力就非常差了:为什么英... 查看详情

投资投机经济周期相关20本书,其中好书8本半

...者的经验谈:4星|《周期》 4星|任泽平《新周期》:中国目前处在经济周期的底部,2019年上升 瑞·达利欧给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建议:4星|《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李开复上级的工作经验、投资经验与人生忠... 查看详情

3.5星|《连接:多边平台经济学》:免费的商业模式已经实行了数个世纪了

连接:多边平台经济学作者是研究多边平台的学者。看过书才知道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国学者让·梯若尔,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对多边平台的研究。全书300页,最后60页是注释。书中的信息与观点尽量给出出处,是比... 查看详情

《一带一路与黄河文明》:4星。用经济学角度与思维重新看明史。

作者是经济学博士,这本书是作者一个系列的第一部,想把中国历史从头到尾用经济学思维与角度改写一遍。这本的重点是明代历史大事。基本的思路是从实际业绩而不是比较虚的评价中看待历史事件尤其是明朝的事件。比较有... 查看详情

《新经济学》:4星。《经济学人》2012~2015文章选集。

本书是《经济学人》2012~2015文章选集。全书没有特别明显的主题。我的评价是4星,虽然不是很新,基本也没过时,另外整体水平都挺高。有一个细节上的进步我给点赞:每一篇文章的末尾都附带了实际发表的时间。以下是书中... 查看详情

5星|《南北战争三百年》:还原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细节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本书是作者2012年的清华历史系博士论文。主题是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期间的战争尤其是具体战术细节的研究,详细还原期间的战争过程、形势、背后的财政后勤兵员支持系统,澄... 查看详情

4星|《认识经济》:全面系统的经济学普及读物,鸿篇巨制,价格超贵

认识经济全面系统的经济学普及读物。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章节介绍经济学的专题,比如市场,消费,需求弹性,竞争,垄断,税收,贸易,GDP,货币,金融市场,汇率等。全书篇幅较长,对经济学的各种话题... 查看详情

4星|《黑科技的应用场景革命》:《经济学人》科技文章集

《经济学人》杂志近一两年来的科技文章集。实际篇幅就是一本普通的20万字的书。总体来说以下两点做的不错:1:可信。所有的文章都是有根据有来源,并且能把相关技术说清楚。2: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的分析也比较有水平... 查看详情

《怪诞经济学》:2星。故意伪装成外国作者和翻译书。作者了解一些经济学结论,但是没受过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训练。

...。书大概写于2016年,kindle电子版的副标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倾情推荐”,上网查这位经济学家在2015年就过世了,基本判断这个倾情推荐是假的。全书没有一手的资料,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我的感... 查看详情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2》:4星。用经济学角度和思路颠覆明史:明亡于东林党,魏忠贤是改革家。

本书沿着第一卷的思路,继续用经济学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颠覆明史,重要的观点有:明朝是成功的农民起义王朝;明朝重商抑农;严嵩主持抗倭战争有功;万历怠政期间做了许多大事;海瑞是能吏;东林党祸国;魏忠贤是改革家... 查看详情

4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反直觉的经济学常识,600页鸿篇巨制,旁征博引型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600页的鸿篇巨制,没有图表没有公式,通俗易懂。介绍经济学的常识。宏观微观的常见问题都讲到了。有许多反直觉的经过历史考验的结论,重要的有:1:高价格是稀缺性的表达。针对商品、劳动力、资本的... 查看详情

3.5星|徐远《经济的律动》:大师理论简述,经济与金融时事评论

经济的律动:读懂中国宏观经济与市场全书是作者2010-2017年之间的文章的合集,分上下两篇。上篇简单介绍经济学界一些著名大师们的理论,下篇是经济与金融的时事评论。个人觉得上篇非常有价值,作者用及其简单的文字概括... 查看详情

《自动化焦虑》:《经济学人》关于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16篇专栏文章。4星

本书是《经济学人》的熊彼特专栏文章合集,主题是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我的评价是4星,值得看一看。缺陷是篇幅太小,不像一本书。简而言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让城市里的汽车数量减少90%。#120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一切... 查看详情

2星|《大视野经济学》:零碎不成体系的经济学常识

看介绍以为是很牛的著作,读完非常失望。通篇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对经济宏观或微观的观察及分析。信息浓度比较低。前1/4的篇幅非常具体地描述几个美国人的生活细节。第7章提到美国的医疗支出的增速开始下降,并且经... 查看详情

《陈经说》:工业党网络写手10年前作品,尝试解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年的原因,不够专业,另外已经有更好的解释出来了。3星。

作者尝试解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年的原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官办经济的作用。我最近刚看完《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比较之下,我感觉作者大致的思路是对的,但是给出的解释还是比较业余的。《伟大的中国... 查看详情

4.5星|《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货币战争两千年,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迭的财政原因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尝试从财政与金融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更迭,从财政金融的角度梳理了两千年的古代史。角度相对而言比较独特,内容新颖有趣。书中重要内容:1:西汉帝国完成中央集权后,因为战争与官僚... 查看详情

3星|《ai极简经济学》:ai的预测决策战略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介绍

AI极简经济学主要内容是AI的各种应用案例介绍。作者把这些案例分到五个部分介绍:预测、决策、工具、战略、社会。看书名和介绍以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AI,有更多的新鲜的视角和观点,读后比较失望,基本是见过的案例... 查看详情

3星|《复杂经济学》:二三十年前的专业经济学论文集

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作者是经济学教授,本书是作者二三十年前的专业经济学论文集。作为非经济学专业读者,我读后感觉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也还有一些有点意思的信息。作者基本的思想是:经济学类似于生态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