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仓基础总结

Icedzzz      2022-02-14     474

关键词:

转载于公众号:五分钟学大数据

数仓建设

数仓分层

数仓为什么要分层?

  1. 用空间换时间,通过大量的预处理来提升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效率),因此数据仓库会存在大量冗余的数据;不分层的话,如果源业务系统的业务规则发生变化将会影响整个数据清洗过程,工作量巨大。

  2. 通过数据分层管理可以简化数据清洗的过程,因为把原来一步的工作分到了多个步骤去完成,相当于把一个复杂的工作拆成了多个简单的工作,把一个大的黑盒变成了一个白盒,每一层的处理逻辑都相对简单和容易理解,这样我们比较容易保证每一个步骤的正确性,当数据发生错误的时候,往往我们只需要局部调整某个步骤即可。

数据仓库之父 Bill Inmon对数据仓库做了定义——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从定义上来看,数据仓库的关键词为面向主题、集成、稳定、反映历史变化、支持管理决策,而这些关键词的实现就体现在分层架构内。

一个好的分层架构,有以下好处:

  1. 清晰数据结构:每一个数据分层都有对应的作用域,在使用数据的时候能更方便的定位和理解。

  2. 数据血缘追踪:提供给业务人员或下游系统的数据服务时都是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的数据来源一般都来自于多张表数据。若出现目标数据异常时,清晰的血缘关系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所在。而且,血缘管理也是元数据管理重要的一部分。

  3. 减少重复开发:数据的逐层加工原则,下层包含了上层数据加工所需要的全量数据,这样的加工方式避免了每个数据开发人员都重新从源系统抽取数据进行加工。

  4. 数据关系条理化:源系统间存在复杂的数据关系,比如客户信息同时存在于核心系统、信贷系统、理财系统、资金系统,取数时该如何决策呢?数据仓库会对相同主题的数据进行统一建模,把复杂的数据关系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数据模型,使用时就可避免上述问题了。

  5. 屏蔽原始数据的影响:数据的逐层加工原则,上层的数据都由下一层的数据加工获取,不允许跳级取数。而原始数据位于数仓的最底层,离应用层数据还有多层的数据加工,所以加工应用层数据的过程中就会把原始数据的变更消除掉,保持应用层的稳定性。

数仓分几层最好?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分层方式眼花缭乱,不过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到内在的规律,不能为了分层而分层,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
分层是以解决当前业务快速的数据支撑为目的,为未来抽象出共性的框架并能够赋能给其他业务线,同时为业务发展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支撑,并能够按照已有的模型为新业务发展提供方向,也就是数据驱动和赋能。

如何搭建一个好的数仓?

  1. 稳定:数据产出稳定且有保障。
  2. 可信:数据干净、数据质量高。
  3. 丰富:数据涵盖的业务足够广泛。
  4. 透明:数据构成体系足够透明。

数仓设计

数仓设计的3个维度:

  • **功能架构:**结构层次清晰。

  • **数据架构:**数据质量有保障。

  • **技术架构:**易扩展、易用。

数仓架构

按照数据流入流出的过程,数据仓库架构可分为:源数据、数据仓库、数据应用。


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源数据,并提供多样的数据应用,数据自下而上流入数据仓库后向上层开放应用,而数据仓库只是中间集成化数据管理的一个平台。
**源数据:**此层数据无任何更改,直接沿用外围系统数据结构和数据,不对外开放;为临时存储层,是接口数据的临时存储区域,为后一步的数据处理做准备。
**数据仓库:**也称为细节层,DW层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准确的、干净的数据,即对源系统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了杂质)后的数据。
**数据应用:前端应用直接读取的数据源;根据报表、专题分析需求而计算生成的数据。
数据仓库从各数据源获取数据及在数据仓库内的数据转换和流动都可以认为是
ETL(抽取Extra, 转化Transfer, 装载Load)**的过程,ETL是数据仓库的流水线,也可以认为是数据仓库的血液,它维系着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新陈代谢,而数据仓库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大部分精力就是保持ETL的正常和稳定。

建设数据仓库犹如创造一条新的生命,分层架构只是这条生命的逻辑骨架而已。想要在骨架上长出血肉,就必须进行合适的数据建模,数据仓库的强壮还是孱弱,健美还是丑陋,就取决于建模的结果。

数仓建模方法

数据仓库的建模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建模方法代表了哲学上的一个观点,代表了一种归纳、概括世界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 范式建模法、维度建模法、实体建模法等,每种方法从本质上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业务中的问题。

  1. 范式建模法
    范式建模法其实是我们在构建数据模型常用的一个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由 Inmon 所提倡,主要解决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利用的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方法。目前,我们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建模方法,大部分采用的是三范式建模法。

范式 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规范化。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Boyce-Codd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

在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中,一般采用第三范式。一个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

  • 每个属性值唯一,不具有多义性 ;
  • 每个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整个主键,而非主键的一部分 ;
  • 每个非主属性不能依赖于其他关系中的属性,因为这样的话,这种属性应该归到其他关系中去。


根据 Inmon 的观点,数据仓库模型的建设方法和业务系统的企业数据模型类似。在业务系统中,企业数据模型决定了数据的来源,而企业数据模型也分为两个层次,即主题域模型和逻辑模型。同样,主题域模型可以看成是业务模型的概念模型,而逻辑模型则是域模型在关系型数据库上的实例化。

  1. 实体建模法

实体建模法并不是数据仓库建模中常见的一个方法,它来源于哲学的一个流派。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客观世界应该是可以细分的,客观世界应该可以分成由一个个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组成。那么我们在数据仓库的建模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这个抽象的方法,将整个业务也可以划分成一个个的实体,而每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这些关系的说明就是我们数据建模需要做的工作。

虽然实体法粗看起来好像有一些抽象,其实理解起来很容易。即我们可以将任何一个业务过程划分成 3 个部分,实体,事件,说明,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述的是一个抽象的含义,如果我们描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小明开车去学校上学”。以这个业务事实为例,我们可以把“小明”,“学校”看成是一个实体,“上学”描述的是一个业务过程,我们在这里可以抽象为一个具体“事件”,而“开车去”则可以看成是事件“上学”的一个说明。

  1. 维度建模法
    维度模型是数据仓库领域另一位大师Ralph Kimall所倡导,他的《数据仓库工具箱》是数据仓库工程领域最流行的数仓建模经典。维度建模以分析决策的需求出发构建模型,构建的数据模型为分析需求服务,因此它重点解决用户如何更快速完成分析需求,同时还有较好的大规模复杂查询的响应性能。


典型的代表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星形模型(Star-schema),以及在一些特殊场景下适用的雪花模型(Snow-schema)

维度建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 事实表(Fact table)和维度表(Dimension table)。其最简单的描述就是,按照事实表、维度表来构建数据仓库、数据集市。

维度建模怎么建:
在实际业务中,给了我们一堆数据,我们怎么拿这些数据进行数仓建设呢,数仓工具箱作者根据自身60多年的实际业务经验,给我们总结了如下四步。
数仓工具箱中的维度建模四步走:

  1. 选择业务过程

    维度建模是紧贴业务的,所以必须以业务为根基进行建模,那么选择业务过程,顾名思义就是在整个业务流程中选取我们需要建模的业务,根据运营提供的需求及日后的易扩展性等进行选择业务。比如商城,整个商城流程分为商家端,用户端,平台端,运营需求是总订单量,订单人数,及用户的购买情况等,我们选择业务过程就选择用户端的数据,商家及平台端暂不考虑。业务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后面所有的步骤都是基于此业务数据展开的。

  2. 声明粒度

    先举个例子:对于用户来说,一个用户有一个身份证号,一个户籍地址,多个手机号,多张银行卡,那么与用户粒度相同的粒度属性有身份证粒度,户籍地址粒度,比用户粒度更细的粒度有手机号粒度,银行卡粒度,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就是相同粒度。为什么要提相同粒度呢,因为维度建模中要求我们,**在同一事实表中,必须具有相同的粒度,同一事实表中不要混用多种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粒度数据建立不同的事实表。**并且从给定的业务过程获取数据时,强烈建议从关注原子粒度开始设计,也就是从最细粒度开始,因为原子粒度能够承受无法预期的用户查询。但是上卷汇总粒度对查询性能的提升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有明确需求的数据,我们建立针对需求的上卷汇总粒度,对需求不明朗的数据我们建立原子粒度。

  3. 确认维度

维度表是作为业务分析的入口和描述性标识,所以也被称为数据仓库的“灵魂”。在一堆的数据中怎么确认哪些是维度属性呢,如果该列是对具体值的描述,是一个文本或常量,某一约束和行标识的参与者,此时该属性往往是维度属性,数仓工具箱中告诉我们牢牢掌握事实表的粒度,就能将所有可能存在的维度区分开,并且要确保维度表中不能出现重复数据,应使维度主键唯一

  1. 确认事实

事实表是用来度量的,基本上都以数量值表示,事实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度量,每行中的数据是一个特定级别的细节数据,称为粒度。维度建模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同一事实表中的所有度量必须具有相同的粒度。这样能确保不会出现重复计算度量的问题。有时候往往不能确定该列数据是事实属性还是维度属性。记住最实用的事实就是数值类型和可加类事实。所以可以通过分析该列是否是一种包含多个值并作为计算的参与者的度量,这种情况下该列往往是事实。

其中粒度是非常重要的,粒度用于确定事实表的行表示什么,建议从关注原子级别的粒度数据开始设计,因为原子粒度能够承受无法预估的用户查询,而且原子数据可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上卷,而一旦选择了高粒度,则无法满足用户下钻细节的需求。

事实是整个维度建模的核心,其中雪花模型或者星型模型都是基于一张事实表通过外健关联维表进行扩展,生成一份能够支撑可预知查询需求的模型宽表,而且最后的查询也是落在事实表中进行。

实际业务中数仓分层

数仓分层要结合公司业务进行,并且需要清晰明确各层职责,要保证数据层的稳定又要屏蔽对下游影响,一般采用如下分层结构:

数据层具体实现

使用四张图说明每层的具体实现

  1. 数据源层ODS

数据源层主要将各个业务数据导入到大数据平台,作为业务数据的快照存储。

  1. 数据明细层DW

    **事实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度量,每行中的数据是一个特定级别的细节数据,称为粒度。维度建模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同一事实表中的所有度量必须具有相同的粒度。**这样能确保不会出现重复计算度量的问题。

维度表一般都是单一主键,少数是联合主键,注意维度表不要出现重复数据,否则和事实表关联会出现数据发散问题。

有时候往往不能确定该列数据是事实属性还是维度属性。记住最实用的事实就是数值类型和可加类事实。所以可以通过分析该列是否是一种包含多个值并作为计算的参与者的度量,这种情况下该列往往是事实;如果该列是对具体值的描述,是一个文本或常量,某一约束和行标识的参与者,此时该属性往往是维度属性。但是还是要结合业务进行最终判断是维度还是事实。

  1. 数据轻度汇总层DM

    此层命名为轻汇总层,就代表这一层已经开始对数据进行汇总,但是不是完全汇总,只是对相同粒度的数据进行关联汇总,不同粒度但是有关系的数据也可进行汇总,此时需要将粒度通过聚合等操作进行统一。

数据治理

数仓建设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数仓设计,而在于后续业务发展起来,业务线变的庞大之后的数据治理,包括资产治理、数据质量监控、数据指标体系的建设等。
其实数据治理的范围很⼴,包含数据本⾝的管理、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成本等。在DAMA 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数据治理位于数据管理“车轮图”的正中央,是数据架构、数据建模、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等10大数据管理领域的总纲,为各项数据管理活动提供总体指导策略。

数据治理之道是什么

  1. 数据治理需要体系建设

为发挥数据价值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合理的平台架构、完善的治理服务、体系化的运营手段
根据企业的规模、所属行业、数据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架构;治理服务需要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保证数据在采集、加工、共享、存储、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实效性;运营手段则应当包括规范的优化、组织的优化、平台的优化以及流程的优化等等方面。

  1. 数据治理需要夯实基础

数据治理需要循序渐进,但在建设初期至少需要关注三个方面:数据规范、数据质量、数据安全。规范化的模型管理是保障数据可以被治理的前提条件,高质量的数据是数据可用的前提条件,数据的安全管控是数据可以共享交换的前提条件。

  1. 数据治理需要IT赋能

数据治理不是一堆规范文档的堆砌,而是需要将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的规范、流程、标准落地到IT平台上,在数据生产过程中通过“以终为始”前向的方式进行数据治理,避免事后稽核带来各种被动和运维成本的增加。

  1. 数据治理需要聚焦数据

数据治理的本质是管理数据,因此需要加强元数据管理和主数据管理,从源头治理数据,补齐数据的相关属性和信息,比如:元数据、质量、安全、业务逻辑、血缘等,通过元数据驱动的方式管理数据生产、加工和使用。

  1. 数据治理需要建管一体化

数据模型血缘与任务调度的一致性是建管一体化的关键,有助于解决数据管理与数据生产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避免出现两张皮的低效管理模式。

浅谈数据治理方式

如上面所说,数据治理的范围非常广,其中最重要的是数据质量治理,而数据质量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贯穿数仓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数据产生->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展示,每个阶段都需要质量治理,评价维度包括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准确性、唯一性、关联性等。

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根据标准进行数据质量检测和规范,及时进行治理,避免事后的清洗工作。

架构治理

(1) 数据分层

优秀可靠的数仓体系,往往需要清晰的数据分层结构,即要保证数据层的稳定又要屏蔽对下游的影响,并且要避免链路过长,一般的分层架构如下:


(2) 数据流向

稳定业务按照标准的数据流向进行开发,即ODS–>DWD–>DWA–>APP。非稳定业务或探索性需求,可以遵循ODS->DWD->APP或者ODS->DWD->DWT->APP两个模型数据流。在保障了数据链路的合理性之后,又在此基础上确认了模型分层引用原则:

  • 正常流向:ODS>DWD->DWT->DWA->APP,当出现ODS >DWD->DWA->APP这种关系时,说明主题域未覆盖全。应将DWD数据落到DWT中,对于使用频度非常低的表允许DWD->DWA。

  • 尽量避免出现DWA宽表中使用DWD又使用(该DWD所归属主题域)DWT的表。

  • 同一主题域内对于DWT生成DWT的表,原则上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影响ETL的效率。

  • DWT、DWA和APP中禁止直接使用ODS的表, ODS的表只能被DWD引用。

  • 禁止出现反向依赖,例如DWT的表依赖DWA的表。

(3) 元数据治理

元数据可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

技术元数据为开发和管理数据仓库的IT 人员使用,它描述了与数据仓库开发、管理和维护相关的数据,包括数据源信息、数据转换描述、数据仓库模型、数据清洗与更新规则、数据映射和访问权限等。

常见的技术元数据有:

  • 存储元数据:如表、字段、分区等信息。

  • 运行元数据:如大数据平台上所有作业运行等信息:类似于 Hive Job 日志,包括作业类型、实例名称、输入输出、 SQL 、运行参数、执行时间,执行引擎等。

  • 数据开发平台中数据同步、计算任务、任务调度等信息:包括数据同步的输入输出表和字段,以及同步任务本身的节点信息:计算任务主要有输入输出、任务本身的节点信息 任务调度主要有任务的依赖类型、依赖关系等,以及不同类型调度任务的运行日志等。

  • 数据质量和运维相关元数据:如任务监控、运维报警、数据质量、故障等信息,包括任务监控运行日志、告警配置及运行日志、故障信息等。

业务元数据为管理层和业务分析人员服务,从业务角度描述数据,包括商务术语、数据仓库中有什么数据、数据的位置和数据的可用性等,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仓库中哪些数据是可用的以及如何使用。

  • 常见的业务元数据有维度及属性(包括维度编码,字段类型,创建人,创建时间,状态等)、业务过程、指标(包含指标名称,指标编码,业务口径,指标类型,责任人,创建时间,状态,sql等),安全等级,计算逻辑等的规范化定义,用于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数据。数据应用元数据,如数据报表、数据产品等的配置和运行元数据。

元数据不仅定义了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模式、来源、抽取和转换规则等,而且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运行的基础,元数据把数据仓库系统中各个松散的组件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元数据治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 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流程和工具,推动业务标准的落地实施,实现指标的规范定义,消除指标认知的歧义;
  2. 基于业务现状和未来的演进方式,对业务模型进行抽象,制定清晰的主题、业务过程和分析方向,构建完备的技术元数据,对物理模型进行准确完善的描述,并打通技术元数据与业务元数据的关系,对物理模型进行完备的刻画;
  3. 通过元数据建设,为使用数据提效,解决“找数、理解数、评估”难题以及“取数、数据可视化”等难题。

(4) 数据生命周期治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数据也不例外。从数据的产生、加工、使用乃至消亡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办法,将极少或者不再使用的数据从系统中剥离出来,并通过核实的存储设备进行保留,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更好的服务客户,还能大幅度减少因为数据长期保存带来的储存成本。数据生命周期一般包含在线阶段、归档阶段(有时还会进一步划分为在线归档阶段和离线归档阶段)、销毁阶段三大阶段,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数据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制定各个阶段的保留时间、存储介质、清理规则和方式、注意事项等。

数仓基础总结

转载于公众号:五分钟学大数据数仓建设数仓分层数仓为什么要分层?用空间换时间,通过大量的预处理来提升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效率),因此数据仓库会存在大量冗余的数据;不分层的话,... 查看详情

数仓基础总结

转载于公众号:五分钟学大数据数仓建设数仓分层数仓为什么要分层?用空间换时间,通过大量的预处理来提升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效率),因此数据仓库会存在大量冗余的数据;不分层的话,... 查看详情

数仓interview总结

1.数据仓库架构,以及主题数据仓库架构分层:数据源层,主题层,基础汇总层,应用层主题:订单,用户,商品,商家,供应链,营销等2.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范式建模(3NF),维度建模(星形、雪花),实体建模(关系)3.锁有几... 查看详情

电商数仓2.0----4.7总结

虚拟机环境做准备问题1:出现了问题,无法将虚拟机和xshell连接。在虚拟机输入ipaddr后,无法得到当前虚拟机的主机号。解决方案:输入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只需要把ONBOOT=no改为ONBOOT=yes再输入本文来自博客园,作... 查看详情

数仓第一篇:基础架构

目录01.架构演进02.逻辑分层03.数据调研04.主题域划分05.数仓规范06.数据治理07.数仓理念01.架构演进离线数据仓库到实时数据仓库,从lambda架构到kappa架构、再到混合架构。02.逻辑分层数仓分层,一般按ods->dw->dm整体架... 查看详情

数仓第一篇:基础架构

目录01.架构演进02.逻辑分层03.数据调研04.主题域划分05.数仓规范06.数据治理07.数仓理念01.架构演进离线数据仓库到实时数据仓库,从lambda架构到kappa架构、再到混合架构。02.逻辑分层数仓分层,一般按ods->dw->dm整体架... 查看详情

企业数据治理实战总结--数仓面试必备

...,微众银行,众安保险等多家公司擅长大数据求职面试,数仓开发管理,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等工作,主导过相关平台的建设1 数据治理的背景在数据建设过程中,业务人员和数据开发人员在日常使用数据的过程中还是能感... 查看详情

大数据数仓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学习数据仓库笔记,方便日后查询1、数据仓库主要架构2、数据仓库——ETL3、数据仓库建模(关系(E-R)模型、维度模型、DataVault模型)4、数据集市5、数据仓库实施步骤 查看详情

大数据数仓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学习数据仓库笔记,方便日后查询1、数据仓库主要架构2、数据仓库——ETL3、数据仓库建模(关系(E-R)模型、维度模型、DataVault模型)4、数据集市5、数据仓库实施步骤 查看详情

大数据数仓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门从业务数据库抽取数据而导致的分析结果不一致问题。数仓面向于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库面向于业务系统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主要用于历史数据的积存, 查看详情

大数据数仓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门从业务数据库抽取数据而导致的分析结果不一致问题。数仓面向于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库面向于业务系统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主要用于历史数据的积存, 查看详情

基于aws构建云上数仓第一步:云平台的基础概念(代码片段)

...技能学习本课程同学们需要:熟练SQL的使用掌握传统数仓开发模式,理解数仓分层、星型模型、事实表、维度表等传统数仓开发的概念了解ETL的基本概念懂得Scala语言、了解Spark对云平台有一定的了解(阿里云、亚马... 查看详情

dataworks数仓建设基础

1数仓基本概念1.1数据仓库架构源数据, 数据仓库, 数据应用,具体架构如下:源数据:该部分数据主要是从生产数据库,线下手工数据和日志数据,集成到dataworks中,形成了数仓的第一层ods层的数据明细数据仓库:主要是按... 查看详情

美团数据平台及数仓建设实践,超十万字总结

美团技术团队的博客质量非常高,里面有许多关于大数据的文章,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美团技术博客地址:https://tech.meituan.com但是博客功能简陋,没有基本的搜索功能,这对于我们查找相关文章非常不易。... 查看详情

美团数据平台及数仓建设实践,超十万字总结

美团技术团队的博客质量非常高,里面有许多关于大数据的文章,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美团技术博客地址:https://tech.meituan.com但是博客功能简陋,没有基本的搜索功能,这对于我们查找相关文章非常不易。... 查看详情

实时数据平台设计

1相关概念背景1.1从现代数仓架构角度看实时数据平台现代数仓由传统数仓发展而来,对比传统数仓,现代数仓既有与其相同之处,也有诸多发展点。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数仓(图1)和现代数仓(图2)... 查看详情

实时数据平台设计

1相关概念背景1.1从现代数仓架构角度看实时数据平台现代数仓由传统数仓发展而来,对比传统数仓,现代数仓既有与其相同之处,也有诸多发展点。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数仓(图1)和现代数仓(图2)... 查看详情

ccoxhologres:实时数仓高可用架构再次升级,双11大规模落地

...介:本文将会介绍今年是如何在去年基础上进行实时数仓高可用架构升级,并成功大规模落地双11。作者|梅酱来源|阿里技术公众号一2021年双11总结2021年阿里巴巴双11期间,由CCO+Hologres构建的高可用实时数仓经过2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