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决策树与随机森林(转)

kk17 kk17     2023-01-28     762

关键词:

文章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fionacai/p/5894142.html

   首先,在了解树模型之前,自然想到树模型和线性模型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形模型是一个一个特征进行处理,之前线性模型是所有特征给予权重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值。决策树与逻辑回归的分类区别也在于此,逻辑回归是将所有特征变换为概率后,通过大于某一概率阈值的划分为一类,小于某一概率阈值的为另一类;而决策树是对每一个特征做一个划分。另外逻辑回归只能找到线性分割(输入特征x与logit之间是线性的,除非对x进行多维映射),而决策树可以找到非线性分割。

而树形模型更加接近人的思维方式,可以产生可视化的分类规则,产生的模型具有可解释性(可以抽取规则)。树模型拟合出来的函数其实是分区间的阶梯函数。

决策树学习: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的方法,基本思想是以信息熵为度量构造一棵熵值下降最快的树,到叶子节点处熵值为0(叶节点中的实例都属于一类)。

  其次,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根节点(最重要的特征);父节点与子节点是一对,先有父节点,才会有子节点;叶节点(最终标签)。

一、决策树

决策树生成的数学表达式: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决策树的生成:

决策树思想,实际上就是寻找最纯净的划分方法,这个最纯净在数学上叫纯度,纯度通俗点理解就是目标变量要分得足够开(y=1的和y=0的混到一起就会不纯)。另一种理解是分类误差率的一种衡量。实际决策树算法往往用到的是,纯度的另一面也即不纯度,下面是不纯度的公式。不纯度的选取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决策树方法,比如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作为不纯度;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作为不纯度;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作为不纯度。

技术分享图片

决策树要达到寻找最纯净划分的目标要干两件事,建树和剪枝

建树:

(1)如何按次序选择属性

也就是首先树根上以及树节点是哪个变量呢?这些变量是从最重要到次重要依次排序的,那怎么衡量这些变量的重要性呢? ID3算法用的是信息增益,C4.5算法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决策树方法是会把每个特征都试一遍,然后选取那个,能够使分类分的最好的特征,也就是说将A属性作为父节点,产生的纯度增益(GainA)要大于B属性作为父节点,则A作为优先选取的属性。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根据log(x)的函数可知,p值越小,熵越大,所以当分组完全是会出现p=0此时熵最大)

(2) 如何分裂训练数据(对每个属性选择最优的分割点)

如何分裂数据也即分裂准则是什么?依然是通过不纯度来分裂数据的,通过比较划分前后的不纯度值,来确定如何分裂。

下面做具体的介绍:

——CART算法:既可以做分类,也可以做回归。只能形成二叉树。

分支条件:二分类问题

分支方法:对于连续特征的情况:比较阈值,高于某个阈值就属于某一类,低于某个阈值属于另一类。对于离散特征:抽取子特征,比如颜值这个特征,有帅、丑、中等三个水平,可以先分为帅和不帅的,不帅的里面再分成丑和中等的。

得分函数(y):就是上面提到的gt(x),对于分类树取得是分类最多的那个结果(也即众数),对于回归树取得是均值。

损失函数:其实这里的损失函数,就是分类的准则,也就是求最优化的准则

对于分类树(目标变量为离散变量):同一层所有分支假设函数的基尼系数的平均。

对于回归树(目标变量为连续变量):同一层所有分支假设函数的平方差损失

对于分类树(目标变量为离散变量):使用基尼系数作为分裂规则。比较分裂前的gini和分裂后的gini减少多少,减少的越多,则选取该分裂规则,这里的求解方法只能是离散穷举。关于基尼系数,可以参考周志华的西瓜书决策树那章,讲得比较简洁,也比较易懂。“直观来说,(数据集D的基尼系数)Gini(D)反映了从数据集D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其类别标记不一致的概率,因此Gini(D)越小,则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

具体这个的计算,我觉得有例子才好理解,下面这个红绿球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如何根据损失函数最小(也就是基尼系数最小)来选取分裂规则。最后GIINs2更小,因此选择它作为分类规则。

技术分享图片

对于回归树(目标变量为连续变量):使用最小方差作为分裂规则。只能生成二叉树。

技术分享图片

CART与逻辑回归的比较: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主要优缺点如下图。缺点补充几点,不是很稳点,数据变化一点,你的树就会发生变化;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相关性,每次筛选都只考虑一个变量(因此不需要归一化);只能线性分割数据;贪婪算法(可能找不到最好的树)。优点也补充三点,同时可以处理分类变量和数值变量(但是可能决策树对连续变量的划分并不合理,所以可以提前先离散化)可以处理多输出问题;另外决策树不需要做变量筛选,它会自动筛选;适合处理高维度数据。

技术分享图片

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作为分裂的规则,信息增益越大,则选取该分裂规则。多分叉树。信息增益可以理解为,有了x以后对于标签p的不确定性的减少,减少的越多越好,即信息增益越大越好。

技术分享图片

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作为分裂规则(需要用信息增益除以,该属性本身的熵),此方法避免了ID3算法中的归纳偏置问题,因为ID3算法会偏向于选择类别较多的属性(形成分支较多会导致信息增益大)。多分叉树。连续属性的分裂只能二分裂,离散属性的分裂可以多分裂,比较分裂前后信息增益率,选取信息增益率最大的。

技术分享图片

三种方法对比:

ID3的缺点,倾向于选择水平数量较多的变量,可能导致训练得到一个庞大且深度浅的树;另外输入变量必须是分类变量(连续变量必须离散化);最后无法处理空值。

C4.5选择了信息增益率替代信息增益。

CART以基尼系数替代熵;最小化不纯度而不是最大化信息增益。

剪树:

(2) 如何停止分裂

   下面这六种情况都会停止分裂。其中第一种其实属于树的完全长成,但这会出现过拟合问题,所有之前很流行一种抑制这种情况的方法,叫树的剪枝。树的剪枝分为预剪枝和后剪枝,预剪枝,及早的停止树增长控制树的规模,方法可以参考如下6点停止分类的条件。后剪枝在已生成过拟合决策树上进行剪枝,删除没有意义的组,可以得到简化版的剪枝决策树,包括REP(设定一定的误分类率,减掉对误分类率上升不超过阈值的多余树)、PEP,还有一种CCP,即给分裂准则—基尼系数加上惩罚项,此时树的层数越深,基尼系数的惩罚项会越大。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二、随机森林

 尽管有剪枝等等方法,一棵树的生成肯定还是不如多棵树,因此就有了随机森林,解决决策树泛化能力弱的缺点。(可以理解成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而同一批数据,用同样的算法只能产生一棵树,这时Bagging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产生不同的数据集。Bagging策略来源于bootstrap aggregation从样本集(假设样本集N个数据点)中重采样选出Nb个样本(有放回的采样,样本数据点个数仍然不变为N),在所有样本上,对这n个样本建立分类器(ID3C4.5CARTSVMLOGISTIC),重复以上两步m次,获得m个分类器,最后根据这m个分类器的投票结果,决定数据属于哪一类。

随机森林在bagging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1.  样本的随机:从样本集中用Bootstrap随机选取n个样本

2.  特征的随机:从所有属性中随机选取K个属性,选择最佳分割属性作为节点建立CART决策树(泛化的理解,这里面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分类器,比如SVM、Logistics

3.  重复以上两步m次,即建立了m棵CART决策树

4.  这m个CART形成随机森林,通过投票表决结果,决定数据属于哪一类(投票机制有一票否决制、少数服从多数、加权多数)

 

关于调参:1.如何选取K,可以考虑有N个属性,取K=根号N

               2.最大深度(不超过8层)

               3.棵数

               4.最小分裂样本树

               5.类别比例

 

三、python实现代码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决策树的重要参数都是防止过拟合的. 有2个参数是关键,min_samples_leaf 这个sklearn的默认值是1,经验上必须大于100,如果一个节点都没有100个样本支持他的决策,一般都被认为是过拟合;max_depth 这个参数控制树的规模。决策树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机器学习方法。一般我们都会把它的决策树结构打印出来观察,如果深度太深对于我们的理解是有难度的。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障: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一、从LR到决策树  1.总体流程与核心问题    (1)决策树是基于树的结构进行决策:      每个“内部节点”对应于某个属性上的“测试”      每个分支对应于该测试的一种可能结果(即该属性上的每个取值)...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决策树是一个无参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Quinlan提出了ID3决策树算法,Breiman等人提出了CART决策树算法,1993年Quinlan又提出了C4.5决策树算法。一般而言,决策树的建树最常见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一个给定的数据集被... 查看详情

初始决策树与随机森林(代码片段)

...分类。其次,利用randomForest包来训练随机森林模型。最后学习使用rpart包来建立决策树。所使用的数据集为R中自带的iris数据集 使用party包来建立决策树 首先查看数据集结构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1#划分训练集和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算法

...策树分类模型:红色框出的是特征。  决策树模型学习过程通常包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决策树的修剪。1.特征选择选择特征顺序的不同将会产生不同决策树,选择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决策树  决策树学习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递归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信息熵为度量构造一棵熵值下降最快的树,到叶子节点处的熵值为零,  此时每个叶节点中的实例都属于同一类。决策树三种生成算法ID3--- 信息增益 最...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目录决策树的简介 信息增益 如何构建决策树如何避免过拟合剪枝随机森林Bagging算法(套袋发)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知乎Bagging和Boosting的概念与区别-多一点-博客园决策树的简介决策树模型是一种树形结构ÿ...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用法:  1.样本的相似度,认为在一个叶子节点的两个样本是相似的,来计算样本相似度矩阵。  2.特征选择:修改节点的特征选择,看预测的结果有没有显著变化,有的话,说明被替换的特征比较重要,反之,不...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决策树简介决策树算法以树状结构表示数据分类的结果。每个决策点实现一个具有离散输出的测试函数,记为分支。f(x)=根结点非叶子节点(决策点)叶子节点分支f(x)=\\left\\\\beginaligned根结点\\\\非叶子节点(...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随机森林

基础概念随机森林是用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有很多的决策树,并且每一棵决策树之间没有关联。也可说随机森林是决策树的组合模型,其中决策树的组合形式采用的是bagging的方式。Bagging和Boosting(补充理解)Baggi...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技法》---随机森林

1随机森林bagging的好处是降低各个子分类器的variance,而决策树又是对数据敏感的算法,variance比较大。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把bagging用到了决策树。也就是基本的随机森林算法:随机森林的好处是:(1)每棵树并行化学习,非常... 查看详情

随机森林(原理/样例实现/参数调优)

决策树1.决策树与随机森林都属于机器学习中监督学习的范畴,主要用于分类问题。决策树算法有这几种:ID3、C4.5、CART,基于决策树的算法有bagging、随机森林、GBDT等。决策树是一种利用树形结构进行决策的算法࿰...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之前线性模型是所有特征给予权重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值。决策树与逻辑回归的分类区别也在于此,逻辑回归是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这节课终于不是那么迷糊了,如果100分满分的话,听懂程度有70分了,初学者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老师说这是这20次课里最简单的一次。。。oh。。。no。不废话了,接着记笔记吧。CART:classsificationandregressiontree三种决策树:ID3...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布,其主要优点是模型具有可读性,分类速度快。决策树学习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和决策树的修剪。而随机森林则是由多个决策树所构成的一种分类器,更准确的说,随机森林是由多个弱分类器组合形成... 查看详情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龙心尘老师课件。  首先,在了解树模型之前,自然想到树模型和线性模型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形模型是一个一个特征进行处理,之前线性模型是所有特征给予权重相加得到一...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面试总结————

目录1、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时,一般怎么处理数据集2、什么是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3、什么是过拟合与欠拟合?怎么解决4、机器学习当中的回归模型有哪些5、机器学习当中的分类模型有哪些6、回归和分类模型的评价指标都有哪...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中的算法——决策树模型组合之随机森林与gbdt

前言:决策树这种算法有着很多良好的特性,比如说训练时间复杂度较低,预测的过程比较快速,模型容易展示(容易将得到的决策树做成图片展示出来)等。但是同时,单决策树又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容易over-fitting,虽... 查看详情

机器学习中的算法-决策树模型组合之随机森林与gbdt

版权声明:   本文由LeftNotEasy发布于http://leftnoteasy.cnblogs.com,本文可以被全部的转载或者部分使用,但请注明出处,如果有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也可以加我的微博: @leftnoteasy 前言:   决策... 查看详情